科研团队
- 主要研究方向
- 代表性科研项目
- 代表性科研成果
- 专利
-
中心面向国家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重大需求,开展覆盖产-学-研全链条的科学研究,具体研究方向如下:
1、 聚合物合成及材料表征:高分子精准合成与高分子材料可控制备;利用小角散射、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,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组织行为、超分子组装方法及其功能化
2、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功能化:纳米复合材料增强网络设计,微纳结构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,生物医用材料、柔性导体、可穿戴传感器、电磁屏蔽、超弹性体等多功能应用
3、 复合材料仿真和设计:数学模型建立及软件模拟计算(非线性有限元),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模型搭建、校验及分析计算,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的结构优化及失效问题分析,系统性复合材料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的建立
4、 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成型技术:连续碳纤维、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3D打印丝材的制备和打印设计,金属和生物3D打印工艺优化,低成本热塑和热固性树脂快速成型工艺
5、 复合材料产业化推进:瞄准国家经济主战场需求和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在纤维热塑预浸料、建筑结构复合板材及保温材料、高抗冲击透明复合材料 、航空航天纤维橡胶密封材料等方面取得进展,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及技术转化
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项目、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,以及包括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、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、河北天博建设科技有限公司、加通汽车内饰(常熟)有限公司在内的校企合作项目,共计30余项。
1. Wang Y, et al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1, 276: 114416.
2. Wang L, et al. Composites Part B: Engineering, 2021, 224: 109179.
3. Kang L, et al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, 2021, 143(15): 5890-5902.
4. Han J, et al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: A, 2021, 827: 142057.
5. Jiang N, et al. Macromolecules, 2020, 53(17): 7601-7612.
6. Cao P, et al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0, 252: 112722.
7. Li H, et al. Polymer Testing, 2020, 81: 106209.
8. Wang L, et al. Composites Part A: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, 2020, 133: 105887.
9. Yao J, et al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19, 229: 111431.
10. Wu Y, et al. 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, 2018, 10(31): 26641-26652.
1. 高密度三维石墨烯泡沫/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
2.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可弯曲多孔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3. 对应变和温度双重不敏感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4. 一种复合材料分段模压成型模具
5. 一种 3D 打印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长丝制备方法
6. 一种可膨胀型石墨硬质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
7. 一种尺寸可调节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成型模具
8. 一种用于气凝胶聚氨酯发热成型模具
9. 一种壳材、纳米载体及其用途
10. 夜用型皮肤护理组合物、皮肤昼夜节律调节的组合物